同城喝茶/品茶预约平台

老年人最常见的这种慢性病你了解吗?

发布时间:2025-07-17

  近日,恩施州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老年医学科收治了一位双下肢水肿半月余的患者陈爷爷。

  管床医生李容英在仔细询问情况后得知,陈爷爷今年74岁,患有高血压病。目前,他每日早、中、晚三次分别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片)2片,一日用药量共计6片,是常规1片/日剂量的6倍。原来,陈爷爷曾经因为头晕测量血压偏高后,便自行去药店买药服用。最初是按规定计量服用,但血压仍旧偏高,就自主增加服药量,直至现在的一日6片。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陈爷爷双下肢水肿逐渐消失,血压逐渐达标,精神也好了。出院时,陈爷爷握住李容英的手感慨地说:“这次我晓得了,以后生病了一定要找医生,再也不乱吃药了!”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像陈爷爷这样,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就自行不规范服药,或是根本没有治疗的患者却不在少数。

  全科医学科老年医学科专家就此带大家了解一下老年人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到更多患者。

  4.老年人高血压血压节律消失。一般情况下,夜间睡眠下血压最低,白天逐步上升,而老年人血压昼夜节律丧失,夜间血压和白天水平类似,清晨高血压居多;

  强调收缩压达标,同时避免过度降低血压,建议维持在150/90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可降至140/90mmHg以下。对于80岁以上高龄老人血压只需要降至150/90mmHg以下就可以了。

  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有利于血压的控制,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日常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度进行锻炼,但不宜锻炼太过,以稍感疲劳、微汗,运动后脉搏为“170-年龄”为宜。运动过度可能诱发心衰、体位性低血压、应激性高血糖或低血糖、关节损坏等。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现象又易致血压大幅波动。患者需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可栽花种草,修身养性,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

  建议多吃豆类(痛风者除外)、食用菌、绿叶蔬菜、水果及鱼类。需限制脂肪摄入,禁食动物油,植物油45g/日(家用小鸭形瓷1勺约15g油)。低盐饮食,每日食盐5g(一啤酒瓶盖)。

  茶中的茶碱、咖啡中的咖啡因、烟草中的尼古丁都易引起血压波动。另外,尼古丁还会使血管收缩、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导致全身血管老化、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心脑血管堵塞。高血压患者可少量饮酒,白酒每天不能超过1两,葡萄酒每天不能超过2两,啤酒每天不能超过6两。

  定期测量血压,应至少1-2周测量一次,如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监测血压,每日清晨起床时1次,睡觉前1次,并做好记录;

  在测量血压前休息15分钟以上,休息期间避免情绪紧张、激动、焦虑、发怒以及剧烈运动,否则可能会导致血压出现波动,导致测出的血压不是真实的结果;

  在测量血压时要把袖带绑到肘窝上方大概2厘米,袖带不宜过松、过紧,以能伸进一个手指为宜,血压计于心脏在同一水平;在测量血压时最好要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才能够准确地反映当时的血压情况。

  老年人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一月后血压仍高于150/90mmHg,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服用降压药。切忌道听途说或者借鉴其他病友的治疗方案,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具有个体差异,对药物的反应性、适应性不一样,而且降压药的选用还与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痛风、冠心病、肾衰等合并症息息相关,情况不同,选药用药也会大相径庭。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老年高血压有收缩压高、血压波动大、合并症多等特点,降压需缓慢平稳进行,切忌操之过急。

  高血压需要终身服药,治疗后血压正常不代表高血压已经治愈可停药,只说明适合目前的治疗方案,一旦停药,可能会出现血压会再次升高甚至大幅波动,易出现心脑血管危险事件。

  规律服药和正确的生活方式前提下,血压突然出现大幅波动,或者感到头晕、心慌等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

  服药后血压仍未达标,建议前往正规医院调整治疗方案,不要自行增减药物的剂量。增加药物剂量只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却不会起到降压的效果。

广告QQ:932813447

取消